1. <acronym id="yjkfp"><sup id="yjkfp"></sup></acronym>
      淘寶旗艦店 淘寶商城
      公眾微信號 公眾微信號
      X
      手機端APP 手機端APP
      公眾微信號 公眾微信號
      淘寶旗艦店 淘寶商城
      京東商城 京東商城
      小程序 小程序

      Copyright @ 2018 景德鎮文宇陶瓷有限公司  版權所有      贛ICP備12002131號-1     技術支持:中企動力  南昌

      動態
      理想

      門店

      動態

       

      商城
      淘寶

      京東

      小程序

       

        ?

      知器

      好器標準

      景德鎮陶瓷

      專注手工制瓷二十年

      洪窯秉承“傳承皇家工藝,打造經典陶瓷”、“陶瓷定制,帶給您不一樣的品質生活”而不斷發展壯大。

      聯系
      聯系

      留言

      合作

      加盟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 

      景德器志

      >
      >
      官民并進 瓷都華章

      官民并進 瓷都華章

      瀏覽量

      ■官民并進 瓷都華章

      Officials and Civilians Composed a Splendid Chapter Together
      【明代:公元1368年-1644年】

      明代,景德鎮陶瓷生產進入到一個新的高峰,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。明王朝設立的御器廠不惜工本、精益求精地創造了許多新的品種,其中,以青花、五彩和顏色釉為主流,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,將陶瓷藝術帶人了一個全新的領地。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,民窯也蓬勃發展,呈現出新的活力,出現了“官民競市”的繁榮局面。宋應星在《天工開物》中說:“合并數郡,不敵江西饒郡產……若夫中華四裔,馳名獵取者,皆饒郡浮梁景德鎮之產也”。

       

      一、明代歷朝瓷器特點

      【洪武時期】AD1368-1398
      洪武二年,明朝政府在景德鎮設立御器廠,大量燒制氣勢宏偉、胎體厚重的大件瓷。其品種主要有青花、釉里紅,此外還燒造紅釉、霽藍、低溫黃釉、釉上礬紅與五彩等。其中,青花瓷多半藍中泛灰或偏黑,與深藍濃艷的元青花形成極大反差;而釉里紅瓷則在元代的基礎上進步較快,呈色紅艷,少見飛紅現象。此時尚未出現官款。
       
      【永樂時期】AD1403-1424
      永樂年間,御器廠制瓷業空前發展,陶瓷品種日益增多,主要有青花、甜白、祭紅、釉上彩等。其青花瓷使用的是進口的"蘇麻離青"料,呈色深翠凝重,構圖疏朗秀美,因而永樂及宣德二朝被譽為我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;甜白瓷含鐵含鈦質極微,助熔劑甚少,釉面柔和溫潤;祭紅瓷呈色鮮艷,質感澤厚;釉上彩瓷除礬紅、綠彩、黃彩、褐彩等單色彩外,還有黃地綠彩、紅地綠彩、綠地醬彩金彩以及“澆黃三彩”。
      永樂出現了“永樂年制”篆書款,開啟了明、清兩代官窯瓷器書寫年款的先河。
       
      【宣德時期】AD1426-1435
      宣德皇帝有較高的文化修養,又酷愛藝術,自然對官窯生產尤為重視??脊刨Y料顯示,宣德與永樂的官窯制品大體相同,故有“永宣不分”之說。然而,宣德官窯在前朝的基礎上有所創新,不僅仿制宋、元以來的各地名窯,還創燒出斗彩、五彩及紫彩等陶瓷新品種。
      宣德年間,幾乎所有官窯制品都書有年款,而且根據器型與紋飾布局,書寫的部位也不一樣。
       
      【正統、景泰、天順時期】AD1436-1464
      這一時期,外族入侵,時局動蕩,景德鎮御器廠處于低谷,產量急劇下降,甚至一度停燒。因制品不書年款,傳世遺物甚少,致使學術研究困難,故學界稱為“空白期”或“黑暗期”。
      1988年,景德債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明御器廠西院發掘出正統遺物,除各種瓶、碗、盤等器型外,還有大缸、小缸、鋪首器座等創新品種。在裝飾上,正統首次將海水紋作為主題紋飾,在器物內壁和內心滿繪海水,有的連圈足外壁也飾以波濤。
      江西省博物館藏有一件景泰元年“奉天敕命”六邊鑲合瓷板,其上下邊飾為雙龍戲珠,龍為雙角五爪、敕命內容為褒嘉行人羅如墉,可以確定為官窯制品。
      “天順年”款官窯制品現見有青花波斯文三足弦紋爐,其造型與宣德官窯爐的形制如出一轍;另北京出土有"大明天順年制"龍紋盤殘片。
       
      【成化時期】AD1465-1487
      成化之前,官窯制品多半器型碩大、畫面繁縟,至成化時藝風突變,制器以小巧精致為主,青花料色淡雅,構圖疏朗,別具一格,并把斗彩推上明代彩瓷的頂峰。
      “空白期”的官窯制品基本上不書寫年款,成化時重啟了書寫官款之風,前期基本上沿襲宣德六字雙圈款形式,后期出現了六字雙行雙方框款。在蓋罐上書寫""字款,是成化官窯的創新之舉。
       
      【弘治時期】AD1488-1505
      弘治年間,朝廷推行“克驕奢、奉恭儉”的政策,故御窯廠燒造活動不多,器皿都是日常所用的碗、盤、靶杯等,裝飾也樸素、簡單、基本沿襲前朝,沒有創新。
      弘治官窯產品以黃釉為多,以“嬌黃”、“雞油黃”著稱,其次是白釉刻填綠龍,再就是青花瓷,還有青花填黃和褐彩等品種。成化盛極一時的斗彩在弘治時卻不見生產。
       
      【正德時期】AD1506-1521
      正德官窯制品,器型十分豐富,大器增多,并出現了許多新穎奇特的造型,如文房用具、出戟貫耳瓶、七孔瓶等。其青花為淺淡的灰藍色調,青花料來自江西瑞州府,其彩瓷以素三彩最為突出,如綠地青花配以黃地青花的邊飾,或黃地青花配綠地黃彩的邊飾。此外,還有在嬌黃釉上填畫綠龍,燒成后再在黃釉上加紅彩,謂之“黃上紅”,是取諧音"皇上紅"的吉祥彩。在紋飾上,構圖趨向繁密,并出現書寫波斯文字的圖案。正德年款除楷書外還增加了八思巴文和回文款。
       
      【嘉靖時期】AD1522-1566
      嘉靖是御器廠燒造時間最長、任務最繁重的一朝。其青花以回青而著稱,是繼永、宣和成化之后的又一高峰。顏色釉主要有霽藍、黃釉、綠釉、紫金釉等。釉上彩主要有礬紅彩、綠彩、五彩、斗彩、金彩。嘉靖官窯以葫蘆瓶的燒造量最大,有的葫蘆下半部做成方形。在紋飾上,既有文字類裝飾如福壽康寧、福如東海、壽比南山等,又有充滿道教文化色彩的題材,如南極仙翁、真武大帝、太上老君等。其款識除了年款外,還有“金籙大蘸壇用”、“酒”、“茶”、“棗湯”、“薑湯”以及“仙院”等。
       
      【隆慶時期】AD1567-1572
      從傳世品中看,隆慶官窯曾燒造青花、青花黃彩、青花紅彩、青花五彩及黃釉等瓷器品種。器型有碗、盤、杯、提梁壺、銀錠式盒、大缸、方形罐及瓜棱式罐等。圖案有團龍、雙龍戲珠、五龍、九龍、龍鳳、開光花鳥和水禽等。其款識多見“大明隆慶年造”兩行六字青花楷書款。
       
      【萬歷時期】AD1573-1620
      萬歷官窯瓷器品種主要有青花和五彩兩大類,其中,前期青花仍然使用回青,之后因回青告急,就開始使用了國產青料——浙青。錦地開光是萬歷青花瓷裝飾的一大特色。
      五彩到萬歷時達到了高峰,改變了以往彩瓷構圖疏朗的風格,以滿、密為勝,同時用色濃艷、尤其突出紅色,追求華麗的效果。
       
      【天啟時期】AD1621-1627
      從萬歷后期起一直到天啟年間,御器廠生產處于衰落狀態,現藏于日本根津美術館的“大明天啟年制”兩行六字青花楷書雙圈款青花花藍圖盤即可證實當時官窯的存在。該盤制作規整,繪畫精細,料色淡雅,具有明代官窯制品的藝術風格,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完全無爭議的天啟官窯瓷。
       

      二、明代民窯特點

      1.明早期民窯 AD1368-1435
      明初為民窯的發展期,器型和紋飾都比較單調,洪武時僅見碗、盤、靶杯和罐。其中,盤沿襲了元代的折腰形式,紋飾以青花花卉為主,有纏枝花卉、簡筆蘭花和松竹梅。其次是云氣紋、人物紋等。1980年江西省玉山縣出土的白釉罐,刻有“洪武七年七月廿九日造”,是唯一一件洪武紀年瓷。
      永、宣器型有梅瓶、蓋罐、香爐、軍持等品種,紋飾以纏枝花卉為主,宣德有不少繪畫工整的寫實花紋。另外,簡筆梅紋、花鳥、魚紋都生動而流暢。
       
      2.明中期民窯AD1436-1521
      明中期是民窯的活躍明。正統時民窯曾向朝廷進貢瓷器,其青花器型制作規整,繪畫精細,裝飾風格有官窯韻味,甚至出現了五爪蘭的紋飾。成化、弘治、正德時民窯產量大幅增加,產品也更豐富。其產品除日用器皿外,還有各式瓶、罐、爐以及燭臺、瓷硯、筆架、鎮紙、凈水碗等。紋飾多見嬰戲、梵文、包袱紋、香草龍、翼龍、獅球紋、海馬、松鼠葡萄、花草蛺蝶、滿池嬌等。
      除青花外,還燒造各種顏色釉和釉上彩瓷,見有霽藍、醬釉、黃釉、綠釉、孔雀綠釉、琺華彩、素三彩和五彩。成、弘時還新增了露胎堆塑裝飾。
      這時期,民窯也開始書寫年款,并出現了“大明年造款和仿前朝的年款,但更多的是“長命富貴”、“玉堂佳器”、“天下太平”和“?!?、“壽”、“吉”等吉祥銘文。
       
      3.明晚期民窯AD1522-1566
      晚明是民窯繁盛期。嘉靖時,民窯達到了一個高峰,在青花品類中、瓶的生產數量較多,樣式變化更大;再就是鎮紙、筆插等文房用具有創新品種;萬歷則以香爐、蓋罐和執壺的器型最豐富,并在碗盤上大量使用“開光”形式的裝飾。
      天啟青花紋飾以簡筆寫意為主,崇禎青花以單線平涂為主,并創造了單筆點染的皴點法。人物故事題材運用最廣泛,嬰戲紋是崇禎常見紋樣,瓶頸使用下垂的變形蕉葉圖案裝飾,是其時特有的風格,并一直延續到清初。
      天啟五彩沒有嘉、萬艷麗,但構圖清新、疏朗,一般用紅色勾線,再在線內填紅、綠、黃三彩。崇禎的五彩與三彩繪畫精細,施色較薄,黃、綠色調的淺、淡變化,使色彩更顯豐富。
      款識內容,既有仿宣德、成化官窯年款,也有書本朝年款,還有"大明年造"款,更多的是吉祥款,如長命富貴、玉堂佳器、天下太平、福、壽、吉等。
       

      三、《天工開物》與陶瓷工藝

      1.《天工開物》
      “Heavenly Creations” 
      《天工開物》,作者為宋應星,是一部總結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名著,其中關于景德鎮陶瓷生產工藝的記載,為我們留下了極其珍貴的資料。“共計一坯工力,過手七十二,方克成器,其中微細節目,尚不能盡?!笨梢娫诿鞔腥~,景德鎮制瓷工藝體系就非常完備。
       
      2.陶瓷工藝
      Ceramics process
      明代制瓷工藝日益完善,由一次印坯改為兩次印坯,改變了浸釉方法,增加了圈足的促釉,接胎由胎接改進為釉接,裝燒工藝有較大提高,開始大量使用平底匣缽。同時,官窯使用瓷匣套燒,避免了在燒成時的“落碴”污染,大大提高了瓷器的燒成質量。
      明代,窯爐形制有所增加,可以根據燒制器物的需要來使用不同窯爐?!督鞔笾尽酚浻校?/span>“窯式六,日風火窯、日色窯、曰大小濫熿窯、曰大龍缸窯、日匣窯、日青窯”。
      明末出現蛋形窯,即所謂“鎮窯”。距今為止考古揭露了葫蘆窯、馬蹄窯等窯爐遺跡。
      日本漫画彩翼

        1. <acronym id="yjkfp"><sup id="yjkfp"></sup></acronym>